关注亚美尼亚地震前后建筑风格的改变

人气 1859   2012-10-24 20:55

教会的力量仍很强大,但不再扩张。不入修会的教士在人口增长的同时发展起来,尤其是在那些拥有众多堂区教堂的城镇。在波斓壮阔的建筑运动中,应该重视一场惨烈天灾的作用:在凡湖和乌尔米耶湖盆地,1648年的大地震将大批宗教建筑夷为平地,人们以超常的热情和创新精神从事修复工作。不过,昔日公那种雄厚的赞助力量已难觅得,只能依靠卡托利科斯的庇护和民众的募捐。俗人的作用取代了教团,富裕的商人举足轻重,兼之他们周游各国见多识广,借鉴波斯、土耳其以及欧洲艺术,将新的风格因素带进了亚美尼亚。另外,要建造用于举行宗教仪式的建筑,亚美尼亚人需要取得土耳其帕夏或者伊朗可汗的许可。在教堂的建造卜存在地域流派;另一方面回归了古代的平面形制,尤其是巴西利卡或者独立支柱支撑的内接十字形,但趋于简洁、紧凑。建筑师们知道独立支柱的结构体系经不起地震的摧枯拉朽,因此他们在上层建筑中采用了轻巧一些的砖材料;另一手段则是不断削减弯顶鼓座的高度,直至它最终消失。代表建筑有贝克利的圣司提反教堂,它属于弯顶中殿式,似乎与山熔铸为一体,棱角分明,没有一条弧线,尖锐而刚劲;阿普兰克圣约翰修道院,它是仍在广泛应用的集中形制的样本,当时西边的省份中内接十字式完全是后拜占庭影响的产物;克图兹的圣约翰教堂,为独立二支柱的内接十字式(该形制从11世纪以来流行于拜占庭和格鲁吉亚,亚美尼亚最早的例子出现在14世纪和15世纪,不过有学者认为它至迟在公元7世纪时起源于亚美尼亚),覆盖西臂的不是筒形拱顶而是助拱,弯顶鼓座的“悬空”盲拱和东立面上嵌有十字架石的饰带非常新颖独特;埃奇米阿津大教堂近代之时大力重修,如食堂、钟楼(1643—1658)和两个顶塔(1683年),却也成为复古倾向仿效的样板。

在这一时代修建了大量钟楼,但18世纪末以后就仅仅出现在瓦斯普里坎。钟楼有两种类型:一是位于南立面或者西立面之侧、教堂或者灵堂之前,由四根柱子支撑,其中两根是壁柱,有,间小小的祈祷室,上承一个小尖顶。譬如埃奇米阿津大教堂钟楼,雕塑的局部由锡赞的艺术家处理,瓶中蔓生的卷草、续带饰、阿拉伯卷草纹、星形雕饰显示出艺术家们的巧夺天工和他们对于某种巴罗克趣味的爱好。二是附属于走廊,通常不大引人注意。

在修道院的规划中,建筑物各自的位置及其组合关系变化幅度之大,超过了结构的变异,小修行室背靠高墙,多在北面,直接通向庭院。食堂不再孤立,而是组合到寺院群落中,塔特夫修道院即是如此;井泉则仍旧备受关注。

  关注度: 1859   Baidu: 0   360: 3   Google: 0   其他: 1

推荐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
亚美尼亚中文站 | 添加收藏 联系方式见首页
本站绝大部分内容是编辑编撰的原创性文章,有少量转载,如有涉及到虚假、侵权、违法等信息,请联系我们。
版权保护:本站原创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的版权均属本站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